5G相比4G,改变了什么?
5G对比4G,具有高速率、低时延、高容量的特性,具体对比优势有多大呢?
从2G~5G对比一下速率,如下:
运营商 | 制式 | 上行速率(bps) | 下载速率(bps) | 上行速率(B/s) | 下载速率(B/s)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G(2.5G) | 移动 | GPRS | 21.4K | 85.6K | 2.67K | 10.7K |
EDGE | 45K | 90K | 5.62K | 11.25K | ||
联通 | GPRS | 21.4K | 85.6K | 2.67K | 10.7K | |
EDGE | 45K | 90K | 5.62K | 11.25K | ||
3G | 联通 | WCDMA | 1.8M | 2.4M | 230.4K | 307.2K |
HSPA | 5.76M | 7.2M | 737.28K | 921.6K | ||
HSPA+ | 5.76M | 21M | 737.28K | 2.6M | ||
电信 | CDMA2000 | 1.8M | 3.1M | 230.4K | 396.8K | |
4G | 移动 | TD-LTE | 50M | 100M-150M | 6.25M | 12.5M-18.75M |
联通 | TD-LTE/FDD-LTE | 50M | 100M-150M | 6.25M | 12.5M-18.75M | |
电信 | TD-LTE/FDD-LTE | 50M | 100M-150M | 6.25M | 12.5M-18.75M | |
5G | 移动 | 100M | 500M-1G | 12.5M | 62.5M-128M | |
联通 | 100M | 500M-1G | 12.5M | 62.5M-128M | ||
电信 | 100M | 500M-1G | 12.5M | 62.5M-128M |
从速率对比来看,5G相对于4G提升了10倍左右,虽然这个跨度,没有2G到3G,以及3G到4G的跨度大,但是现实中,这个速率足以让画质高清品质,提升10倍,可以将100M的内容,提升到1G的内容,清晰度是一次飞越,与此同时,5G的连接数支持上限,也变得更大了。
从另一张详细对比图如下:
5G对比4G,流量密度提升100倍,连接数密度提升10倍,换句话说,就是,在同一个区域可容纳的上网设备翻了10倍,而且网速还更好。时延同时也降低了10倍,原来时延100ms的,能感受到卡顿现象的,现在时延只有10ms,完全感觉不到卡顿,这个也是非常大的进步。
网速、连接数、时延的提升,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?
前面对于我而言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,并没有很直观的感受,因此打算畅想一下对于我们生活的实际影响到底在哪。这就得从生活中依赖网络的多方面来看待这个了。
这里先可以拿PC时代对比一下,因为5G毕竟是改变的移动网络,对于宽带PC时代,其实速率早已达到(4G的理论值相当于100M带宽,5G相当于1000M带宽)。有线宽带的PC,我们需要这么高网速通常是干嘛呢?游戏是最容易想到的。对于游戏的娱乐场景,追求低时延和高清体验,这里边阻碍这种体验的有亮点:机器的配置,以及网速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购买一台高配置机器,就用于打游戏,实际是非常不理智的,因为手机就已经干了大多数PC能干的事情了,而每个人必须拥有一台手机,PC则占有市场率越来越低,PC的用途,现在一般而言,做几件事:办公(屏幕更大,上网以及操作软件更适合)、高清游戏(魔兽世界、虚拟现实游戏等,高网速和高性能才能支撑)、服务器(高硬件配置、高网速,并可模块化置换)。对于办公需要大屏幕而言,移动互联网如何解决呢?许多应用使用分屏功能,将显示投屏到大屏幕上,实际运行还是在手机上,这个解决了端上显示空间太小的矛盾,但是大多数人选择手机,考虑更多的,是性价比,移动办公更多的是低性能的沟通,以及会议。另外,手机投屏,目前的体验并不友好,大多数需要在手机上操作,而不能在电脑或电视上直接操作。这种情况,有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:
(1)直接在电脑端或者电视端这种大屏幕端,实现应用(带来的问题:跨平台、重新开发等成本,都比较高。)
(2)设计应用时,支持跨平台的同时,需要显示与运算分离(Web化天然支持跨平台,web的本质,是云端服务,客户端操作与展示,天然就将显示、操作与实际的运算内容分离,但是web的操作体验并不友好,定制化程度比较低。这里,畅想一下,端的未来,就仅仅作为采集、显示,实际的内容服务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,在延时足够低的情况下,云端配备高性能机器,高计算量的服务,将得到最佳的体验)
(3)投屏内容以及操作,由定制的服务本身提供,相当于应用自身去实现投屏接口,把具备主动操作触发的内容,抽离成指令,剩下就是显示内容的传递。这个不仅投屏可以使用,若自身实现UI分离部分,外加音视频帧传输,本身就可以轻松实现(2)中的内容。
网速更快,时延更低,那么更多服务就可以后台化,端本身承载的内容更少,成本更低,覆盖面就会更大。可以说,这个是在云计算之后,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。那么只要我们任意一个服务商提供服务,并给定便捷的视频帧传输,操作接口指令封装成集,前端变得更轻便的同时,就会变得更多样化。